哪里有防水補漏:外墻防水設計基本原則
為了保證防水工程的質量,我們在進行防水施工前,都會先進行防水設計。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外墻防水設計的基本原則。
1. 保證砌體砌筑質量
外墻發生較嚴重的滲漏,大多與砌體砌筑質量有直接關系,而與砌塊種類基本無關。同濟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曾對4種砌塊砌筑的墻體進行雨水強度透滲試驗。結果是:只有當砌體結構出現貫穿裂縫時,外墻背面才出現濕斑。因此,保證砌體的砌筑質量,特別是豎縫砂漿的飽滿度,乃是外墻防水的基本條件。
2. 明確外墻防水設防的標準
外墻防水設防的標準主要考慮多雨地區的風壓?;撅L壓值與所在地區有關。同一地區風壓實際值,與建筑的高度有關,與所處地形及周邊環境亦有關,但能夠明確考慮的,主要還是高度。
3. 解決外墻溫變裂縫
北方建議采用外墻外保溫系統,不僅節能,同時也解決防水,因為滲漏與溫變裂縫有直接關系。該系統用于新建建筑的關鍵是外墻設計必須一次到位,包括所有外掛設備及預埋預留條件。若舊建筑外墻大面積滲漏,且系砌塊砌筑質量普遍低下所致。治理時又不允許改動墻體,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想徹底解決滲漏,借用該系統,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在南方,新建空心砌塊外墻,建議東、西墻采用三(排)孔砌塊,總厚190mm;外墻飾面設計成淺色,增加隔熱效果。多層建筑還可考慮種植攀爬植物。
4. 減少結構主體變形的影響
減少結構主體變形的影響是外墻防水的先決條件。除了結構專業須控制荷載及整體溫度變形外,容易被忽視的是屋蓋溫度變形對頂層墻體的影響。這種影響通常比預料的要大,因此建議屋面構造均應設計絕熱層。
非框架砌體,主要靠圈梁、構造柱減少或控制主體變形的影響。只要按要求,設計墻體砌塊排列立面圖,并采用專用砂漿砌筑,問題都不大。
框架填充砌塊墻體減少主體變形影響的措施主要有:從頂層向下,逐層填充砌塊;各層填至框架梁底處,暫時留空不作,待外墻全部填砌后,再完成斜磚頂砌;粉刷前進行梁底檢查,有空漏處勾填砂漿,必要時,壓力注漿。
以上就是外墻防水設計的基本原則,希望本文的內容能夠為各位朋友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