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水工程施工流程介紹
隧道工程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一級,結構抗震等級為三級。隧道的整體防水等級略高于二級防水標準。根據工程的環境和防水標準,隧道結構采用全包防水層進行輔助防水。底板的防水表面采用1.2mm厚的聚合物自粘膜防水層。
[建筑材料]
本項目中使用的防水主材是聚合物自粘膜防水膜(以下稱為“MBP-P線圈”),厚度為1.2mm,寬度為1000mm。
配套材料
砂面聚合物自粘帶分離器、聚合物自粘膜、交叉層壓膜、聚合物自粘膜、顆粒防粘層組成,用于預鋪線圈損壞修復、針眼封。
雙面自粘聚合物自粘膠帶由隔膜、聚合物自粘膜、隔膜組成,用于預卷繞線圈的短邊。
水溶脹止水膠主要用于樁頭部件的接縫密封。
施工機械
底座清潔工具:鋼絲刷0x1??776掃帚、鐵鏟、小鏟子、錘子等。
施工工具:橡膠壓力輥、長嘴剪刀、勾刀或切紙刀、粉筆、鋼卷尺、皮革卷尺、電動攪拌機、釘槍、熱風槍、鋼絲托盤等。
防護工具:工作服、頭盔、安全帶、手套、平底橡膠鞋。
隧道防水施工
[空聚合物自粘膜防水膜]
將線圈材料的防粘層向上放置,并在鋪設線圈時注意對準,以避免偏差對重疊的影響。
長邊搭接接頭:拆下線圈搭接處的隔板,直接搭接壓碎。腹板重疊寬度為70mm。
短邊搭接接頭:短邊搭配配套的MST200聚合物自粘膠帶。首先,去除膠帶的下表面分離器,并且連接下腹板重疊的上表面,并壓實以使其牢固地粘附。然后去除膠帶的上表面隔離膜,將其粘貼在上線圈重疊部分的下表面上,并壓碎重疊部分以使粘合牢固。在短邊重疊中,“T形”重疊部分(三層線圈交叉),線圈的中間層應傾斜切割,切角的長度為70毫米(可有效避免問題)在線圈的重疊部分中的針孔)。搭接寬度為80毫米。
[詳細施工]
陰陽角防水縫的施工
施工實踐:1)比較尺寸并切割線圈。 2)使用MST-200膠帶搭接線圈并切掉多余部分。 3)滾動搭接接頭使粘接牢固。 4)對于針眼區域,用鋼絲刷清潔MBP-P線圈表面,并用半徑約30 mm的MST-103膠帶密封針眼。陰陽角防水節點的實踐
樁頭防水縫的施工
施工實踐:1)樁頭清洗、是濕的。去掉破碎樁留下的碎片。、 Float、漂浮灰燼并潤濕樁頭。 2)刷涂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將兩次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施加到樁頭和250mm的周圍區域進行處理。 3)防水層鋪設。 MBP-P線圈沿樁頭切割并部分釘牢。 4)關閉防水層,用水溶脹止水膠密封頭部。
防水施工結構
施工實踐:1)保留噱頭。在構建MBP-P線圈時,將饅頭保留在交叉部分的磚膜頂部或墊層上,并保護饅頭(隔離膜隔離,然后用磚蓋、廢料模板保護) 。鋤頭的寬度不小于150毫米。 2)側壁聚脲涂層防水層的施工。將側壁聚脲涂層防水層噴涂到墻根和MBP-P線圈的接頭上。 3)取下鋤頭的保留保護層,折疊預留鋤頭部分的MBP-P線圈,與墻壁聚脲涂層的防水層粘合(表面干燥前)。 4)搭接接頭的MBP-P線圈表面層覆蓋有聚脲涂層的防水層,以完成搭接接頭。
底板接合區域的防水方法
陽澄湖隧道工程底部聚合物自粘膜卷材防水層自施工完成至今已存在五年。根據許多回訪和現場檢查,底板區域沒有發生漏水,達到預期水平。防水效果。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地下混凝土防水施工細節介紹